[1] 袁競峰,陳振東,張磊,等.基于效用最大化的PPP項目社會資本社會風險決策行為研究[J].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,2019,39(1):100110. [2] 張雨馨.2020年國內PPP市場規范高質量發展[N].中國財經報,20200528(006). [3] 賈康,孫潔.公私伙伴關系(PPP)的概念、起源、特征與功能[J].財政研究,2009(10):210. [4] 鄭傳軍,徐芬,成虎.PPP的定義、內涵與特征再認識[J].建筑經濟,2016,37(9):611. [5] 劉薇.PPP模式理論闡釋及其現實例證[J].改革,2015,251(1):7889. [6] 周云圣.公私合作模式(PPP)及其在我國的應用[D].大連:東北財經大學,2003. [7] 杜亞靈,尹貽林.PPP項目風險分擔研究評述[J].建筑經濟,2011(4):2934. [8] 尹貽林,趙華,嚴玲.工程項目風險分擔影響因素層次結構及作用機理研究[J].統計與決策,2013(8):175178. [9] 尹貽林,尹曉璐.北京地鐵4號線PPP建設模式風險分擔研究[J].鐵道運輸與經濟,2013,35(10):611,36. [10] 劉暢旸,石振武,苗啟香.基于FANPGCE的“一帶一路”PPP基礎設施項目風險分擔[J].土木工程與管理學報,2019,36(1):175180. [11] 有維寶,王建波,張樵民,等.基于TOPSISUT的城市地下綜合管廊PPP項目風險分擔[J].土木工程與管理學報,2019,36(2):186194. [12] 李宗活,劉枚蓮.基于效用理論的PPP項目融資風險分擔比例模型研究[J].系統科學學報,2018,26(1):111114. [13] 王蕾,趙敏,彭潤中.基于ANPShapley值的PPP模式風險分擔策略研究[J].財政研究,2017(6):4050. [14] 李舒亮.建設項目的風險管理效率研究[D].哈爾濱:哈爾濱工業大學,2006. [15] 巴希,烏云娜,胡新亮,等.基于粗糙集理論的PPP項目風險分擔研究[J].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,2013(5):1014. [16] 莊文靜,王利,姜朋明.基于熵權TOPSIS模型的綜合管廊PPP項目風險初步分擔研究[J].江蘇科技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,2017,17(2):9097. [17] 李妍.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視角下的PPP項日風險分擔研究:基于參與方不同的出價順序[J].財政研究,2015(10):5057.